樊迟御 樊迟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樊迟御,樊迟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樊迟御,樊迟,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

今天来聊聊关于樊迟御,樊迟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樊迟御,樊迟,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论语·述而》)仁离我不远,仁在人心中,求仁而得仁。

3、然何为仁?这却不是能够轻易说清楚的。

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5、(《论语·子罕》)按《论语集注》,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6、”尽管如此,《论语》中还是有很多处谈及“仁”。

7、这倒也不矛盾,因为孔子确实极少主动正面解释“仁”,多是弟子问而他答。

8、可是每一次回答又都不相同。

9、其中尤以樊迟问得最多,一共三次。

10、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1、”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2、”(《论语·雍也》)按《论语集注》,朱子曰:“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

13、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

14、”这里兼言仁与知,侧重于二者之不同,恰可与紧接着一段相印证。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论语·雍也》)按《论语集注》,朱子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17、”而知与仁之分立见,诚如吕氏所云:“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18、”“先难”之谓,按《论语集注》,程子曰:“先难,克己也。

19、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

20、”既以“克己”解之,又可与《颜渊问仁》章对观。

21、颜渊问仁。

2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23、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4、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25、”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6、”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7、”(颜渊)“克己”之“克”,多解为“克制”,一时也无从反驳。

28、又曰“为仁由己”,似乎要自己克制自己了,还是要仔细斟酌的。

29、至于程朱,自然是要将其发挥为天理人欲之辨的了。

30、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31、”问知,子曰:“知人。

32、”樊迟未达。

33、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34、”樊迟退,见子夏。

35、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36、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37、”(《论语·颜渊》)这里又是同时问知与仁,然而樊迟开始没弄明白。

38、按《论语集注》,曾氏曰:“迟之意,盖以爱欲其周,而知有所择,故疑二者之相悖尔。

39、”似乎又在说二者之不同。

40、于是孔子再作解释。

41、按《论语集注》,朱子曰:“举直错枉者,知也。

42、使枉者直,则仁矣。

43、如此,则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为用矣。

44、”可惜樊迟还是没弄明白。

45、按《论语集注》,朱子曰:“迟以夫子之言,专为知者之事。

46、又未达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

47、”于是子夏再作解释,这才算说清楚了。

48、知与仁原来是一致的。

49、以“爱人”解“仁”,倒也方便,然而是博爱吗?恐怕并非如此。

5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51、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2、”(《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5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4、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学而》)这是有亲疏先后之分的,由父母而兄长而朋友,然后才惠及众人。

55、这是人之常情。

56、将这种人所共有的情感推而广之,就能做到仁了。

57、关于为仁之本的孝,再看一段对话。

58、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59、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60、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61、”钻,祖官反。

62、没,尽也。

63、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64、”“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65、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

66、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67、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68、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对“三年之丧”的论述,但求心安;在他看来,这是亲子之间不易的情感。

69、可见,中国人的理性,既非可以算计的数理,也非可以逻辑推论的论理,而是从亲情人伦出发的情理、伦理。

70、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1、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72、”(《论语·子路》)按《论语集注》,朱子曰:“恭主容,敬主事。

73、恭见于外,敬主乎中。

74、之夷狄不可弃,勉其固守而勿失也。

75、”而“与人忠”,则是以己及人之道。

76、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77、”曾子曰:“唯。

78、”子出。

79、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80、”(《论语 里仁》)何为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1、(《论语·雍也》)何为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2、”(《论语·卫灵公》)这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正是将对自己、对亲人的情感投射于外,爱人如己。

83、樊迟三次问仁,孔子三次回答。

84、单独看其中的某一段,都觉得在情理之中;然而合起来看,要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总难免牵强,通而未通,似是而非。

85、学者们多有谈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概而观之,自成一说;然究之细节,或有捉襟见肘之叹。

86、原因我在第二问最后已有论及,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不能算计的,也难以逻辑推之。

87、一篇好的文章,自然是要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了。

88、然而孔子述而不作,他一生潦倒,也没有机会去拿学位、评职称,终于将人类这真实美好的情感贯彻到底了。

相信通过樊迟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