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扁鹊见蔡桓公原文拼音,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译文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2、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
3、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4、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5、”蔡桓公回答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6、”扁鹊退出后,桓公说:“这些做医生的,总是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7、”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就会加深。
8、”蔡桓公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9、扁鹊又退了出去。
10、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进入肠胃,要是不治,就更加严重了。
11、”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12、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掉了。
13、蔡桓公很奇怪,故此特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表皮,用药热敷治疗就可以医治好的;病在肌肉皮肤之间,用针灸就可以医治好的;病在肠胃中,用清火汤剂就可以医治好的;要是病在骨髓,那就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了,我就没有办法治疗了。
14、现在桓公的病已发展到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过问了。
15、”过了五天,桓公感到浑身疼痛,便派人去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16、不久,蔡恒公病死了。
17、 本文描写了古代神医为诸侯王诊断疾病,被君王粗暴地回绝,而最终逃亡而去的故事,主要截取二人三次对话的片断,最后以神医对病理的论述,和君王终于病死作为结局,故事情节起伏,线索明晰,结构完整。
18、作者注意在层层对比、步步深入中,显示扁鹊的精明诊断,深通病理,对病人苦苦衷告、高度负责的精神,也体现了扁鹊的医德高尚,对如此固执的病人还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忠告;同时揭露诸侯王不纳忠告,刚愎(bì)自信、讳疾忌医、顽劣不化,最终自食其果、病发身亡。
19、本文的描写隐含着作者的暗讽,如写蔡桓公对神医的猜忌和偏见,写他“不应”、“不悦”的专横,以及写神医扁鹊未能治病,却不得不逃亡,都对封建统治者的专制给予了揭露。
20、仅就写作的手法和目的而言,韩非的写作水平是很高的,而且文章的寓言作用也发挥得很好.但是因为古人的知识水平有限,编出来的东西就有问题,比如这种先在表皮,然后转移进肌肉,最后进入骨头的疾病其实根本是不存在的。
21、而蔡桓公所说的“医者好治不病以为功”倒是挺客观,因为许多疾病本来就是自愈的!现在看这篇文章应该注意的是如何扬弃,扬:不能太独断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22、弃:神医都是杜撰出来的,自称神医的大部分是骗子。
23、如果韩非活到现代是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的,现代人比古代的人至少在知识上水平要高得多了! 答案补充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
24、”桓侯曰:“寡人无疾。
25、”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6、”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27、”桓侯不应。
28、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29、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30、”桓侯又不应。
31、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32、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3、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34、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
35、”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