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而合基础意思】“不谋而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两个人或多个事物在没有事先商量的情况下,想法、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默契”和“一致性”,常用于褒义语境中,表达一种意外的和谐与理解。
一、基础意思总结
“不谋而合”的字面意思是“没有经过商议就达成一致”。它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不谋而合,不虑而得。”原意是说事情的发展与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与人之间思想或行为上的高度一致。
该成语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 两人或多人在未沟通的情况下做出相同决定。
- 不同来源的信息或观点恰好一致。
- 某种结果与预期完全吻合,令人惊喜。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不谋而合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基本含义 | 没有事先商量就达成一致,形容想法或行动一致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表示对一致性或默契的赞赏 |
近义词 | 不约而同、异口同声、殊途同归 |
反义词 | 各执一词、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与人之间的默契、观点一致、计划相符等 |
语法结构 | 动词性成语,常作谓语 |
情感色彩 | 褒义 |
三、使用示例
1. 他俩虽然没有事先商量,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谋而合。
2. 这个方案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真是巧合。
3. 两位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让研究更加可信。
四、注意事项
- “不谋而合”强调的是“无事先沟通”下的“一致”,不能随意用于有预谋或事先安排的情况。
- 与“不约而同”相比,“不谋而合”更侧重于“思想或意图的一致”,而“不约而同”则更偏向于“行为或结果的同步”。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不谋而合”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工具,更是一种对默契与共识的肯定。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