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药什么意思】“不可救药”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种情况已经到了无法挽回、无法挽救的地步。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人的行为或状态,表示其问题严重到无法通过努力或帮助来改变。
一、
“不可救药”字面意思是“无法救治”,引申为事情已经发展到无法挽回的程度。它多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严重问题,强调问题的不可逆性和难以修复性。在日常使用中,这个成语往往带有较强的负面评价色彩,常用于批评某些人的行为或某种局面的恶化。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不可救药 |
拼音 | bù kě jiù yào |
词性 | 形容词 |
含义 | 指事情或人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出处 | 《诗经·小雅·正月》:“匪我言耄,尔言莫藏。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后世引申为“不可救药”)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批评或感叹 |
近义词 | 无可救药、病入膏肓、死马当活马医(反义) |
反义词 | 有救、可以挽回、尚可补救 |
示例 | 他沉迷赌博,早已不可救药。 |
三、使用建议
在使用“不可救药”时,应注意场合和对象。它通常用于较为正式或严肃的语境中,不适合在轻松或亲密的关系中频繁使用。同时,要避免过度使用,以免显得语气过于严厉或缺乏包容。
四、常见误区
- 误解为“不能治疗”:虽然字面意思接近“无法治疗”,但实际更多用于比喻,而非字面意义上的医疗问题。
- 误用为褒义:这是一个典型的贬义词,不应在正面语境中使用。
- 混淆近义词:如“无可救药”与“不可救药”意思相近,但“无可救药”更常用。
总之,“不可救药”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使用时需谨慎,以确保表达准确且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