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成语的意思】“当之无愧”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某种荣誉、地位或评价上是完全符合的,没有丝毫夸大或不当之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副其实”,即所获得的评价与实际表现完全一致。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当之无愧 |
拼音 | dāng zhī wú kuì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使功不如使过,其言可信。臣当为天下笑。”后来演变为“当之无愧”。 |
含义 | 指某人或某事所获得的赞誉、荣誉等是完全符合其实际表现的,没有任何虚夸或不实之处。 |
用法 | 多用于表扬或肯定他人,表示其值得接受某种荣誉、评价或称号。 |
近义词 | 名副其实、实至名归、问心无愧 |
反义词 | 贻笑大方、名不副实、自愧不如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扬优秀员工 | 他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真是当之无愧的年度优秀员工。 |
评价学术成果 | 这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突破。 |
描述历史人物 | 岳飞一生忠君爱国,他的事迹和精神堪称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虽然“当之无愧”常用于褒义,但若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可能显得夸张或不真实。
2. 注意搭配:通常用于“某人/某事当之无愧……”,不宜单独使用。
3. 语气庄重: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总结
“当之无愧”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可和肯定的成语,强调“名实相符”的理念。它不仅体现了对他人成就的认可,也传递出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基于对成语“当之无愧”的理解与整理,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说明,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