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名讳怎么读,名讳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名讳怎么读,名讳,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避讳是我国历史上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习俗,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如遇应讳的字,不能读本音,要“改读”或“换说”,称为“读白”,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了避母亲贾敏的讳,碰到“敏”字,就读成密或米;写到讳字的时候,要按规定采取“空字”、“缺笔”或“改字”的办法,谓之“写白”,如孔丘的“丘”字,在古文献中有时候就写做“正”。
2、我们习惯上把错别字说成“白字”,就是来源于避讳。
3、避讳之名起源于何时呢?避讳这种霸王条款是什么时候规定的呢?有人说夏商时期就开始了,唯一的证据是《山海经》中夏后启写做夏后开,说明夏朝就开始整这些没用的事儿了。
4、但是《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却是直书不讳,这是为什么呢?有人研究认为:《山海经》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
5、学术界一般认为避讳起源于西周,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已有鲁国大夫有关取名六忌的见解,《礼记》中亦有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等,这都说明当时已经有不少具体的避讳要求了,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形成过一整套制度。
6、避讳的要求也不太严格,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也不用回避,甚至名字中有一个字相同也无须回避。
7、 只要避开国、官、山川、隐疾、牲畜、器币就行了。
8、秦汉以后,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变得无以复加,那时,皇权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君王的名字当然也就不能随便称呼;而在以家庭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尊长的名字也不能轻易书写,凡遇有帝王或尊长之名,就要想方设法避开,这样,“避讳”逐渐就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礼俗之一了。
9、早在先秦古籍《礼记·曲礼上》中,就有“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的记载。
10、秦汉以后,随着皇权和宗法制度的日益加强,避讳也日益严格,甚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
11、唐朝的法律就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12、这样以来,五花八门的“避讳”有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罹祸,乃至灭家灭族。
13、十六国时的前秦国主苻生,是个独眼龙,因此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眼。
14、手下人无意犯了讳,就要受到剁腿、破肚、拉肋、锯颈等种种酷刑。
15、有一次他叫太医令程延配药时,问及所需人参的好恶与多少,程延回答:“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
16、”这“不具”可是犯了大讳,苻生勃然大怒,先将程延的双眼凿出,再将他杀死。
17、宋朝的官方曾经修订了一部《礼部韵略》有大宋皇帝的名字、庙号之类要回避的字,其中高宗赵构的“构”字同音回避的字最多,达到55个,一网打尽了与“构”读音相同甚至相近的所有汉字。
18、其他皇帝的名字需回避的大多数在二三十字左右。
19、总共是325个字必须回避,也就是说在那时候,至少这325个字必须禁止使用:不能书写、不能读出、不能用于起名,等等。
20、幸亏赵宋天下没有千秋万代,否则,说不定所有的汉字都被这样禁止回避了。
21、回避皇帝的名讳,是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做后盾的。
22、唐朝的法典《唐律疏议》规定,“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
23、就是说,由于笔误或口误,书写或说出皇帝的名讳,就要挨板子;如果起名犯讳,就要流放三年。
24、当初满清入关,顺治皇帝福临曾说,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名字中的“福”而使天下人无福,表示人们不必讳“福”,但后来的满清法典《大清律例》的规定,与唐朝差不多,无心的犯讳也是要打数十上百的板子的。
25、前面已经说过,满清时期有人编字典犯讳,就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罪不容诛被砍了头,按照法律,当然不该有如此严厉的惩处,但是,专制社会的法律是不确定的,一切都取决于圣意。
26、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
27、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
28、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29、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30、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31、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
32、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3、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34、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35、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
36、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37、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38、 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改字形。
39、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
40、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
41、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
42、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
43、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
44、缺笔法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
45、 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
46、改字法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
47、空字法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
48、改字音。
49、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
50、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51、比如: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
52、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赢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
53、“正月”的“正” 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
54、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
55、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56、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57、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姮[héng]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58、汉武帝名叫刘彻,韩信有个谋士,乃秦末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59、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60、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改为《严子》。
61、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62、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63、 因为避讳而闹的笑话:五代时有个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客讲《道德经》,门客想到书中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忌,于是就把第一句念作“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64、传说有个叫贾良臣的人,要求家人对自己的名字必须严格避讳。
65、他的儿子很乖巧,一天读到《孟子》里“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就大声朗诵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
66、”气得他老头子干瞪眼。
67、有个学生在私塾里读书,因他父亲名谷,每遇到“谷”字时,也都要改读为“爹”。
68、如读到《管子·牧民》“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五谷”念成“五爹”。
69、读到刘禹锡《上杜司徒书》“百谷之仰膏雨”,“百谷”念成“百爹”。
70、同窗听了,取笑他道:“你一会儿‘五爹’,一会儿‘百爹’,到底有多少个爹啊?”更为有趣的是,古代常州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灯,以示歌舞升平。
71、有一任太守名田登,其名与“灯”字谐音,为避此讳,只得将元宵前夕的告示写成“本州照例放火三天”。
72、结果,老百姓讥之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73、迂腐地坚持避讳固然闹了不少笑话,不过,巧妙地避讳,也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机智。
74、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名叫阿九的老头子外出赶集去了,恰好有一个自称阿九叔的人登门讨债,儿媳妇对他说:“我公公赶集去了,你有什么事对我说吧。
75、”那人说:“阿九伯欠我九百九十九两银子,叫他九月九日送到我家里,我名叫阿九叔,住在九里湾。
76、” 阿九伯回来后,聪明的儿媳妇巧妙地避开了公公的名字中的“九”,说道:“刚才有人来找您老人家,不知他是四五叔,还是三六伯,他说公公欠他一千少一两银子,叫你重阳节那天,送到他家里,他住在八里湾过去,十里湾过来。
77、”公公听明白了儿媳妇的话意,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媳妇聪明。
相信通过名讳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