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身退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今天来聊聊关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功成身退”,典出《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2、当功业已成,誉满天下,老子告诉我们,急流勇退才是天道。

3、君臣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4、历史上很多君王,因为忌惮臣下的军事实力,而杀掉曾经帮自己一统江山的功臣。

5、能全身而退,如曾国藩者,寥寥无几。

6、世上没有绝对的完满,道德经用四句箴言,来诠释他为什么要“功成身退”。

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与其保有太多自己守不住的身外之物,患得患失,不如让它们自然流逝。

8、老子认为,功名富贵,它高让它高。

9、从古自今,哪有不消失的功名,哪有不消失的富贵。

10、“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它们从贫贱之中拔地而起,又从富贵之巅轰然倒塌。

11、功名富贵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不宜强求。

12、持而盈之,讲的是器量,水超过了杯子的容量,自然要满溢。

13、一个人争来抢去,不如先提高自身的器量。

14、器量够大,能拥有的自然更多。

15、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锋芒太露,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16、如果持而盈之讲的是器量,那么揣而锐之则是器量的限度,功名财富一多,必然显露锋芒,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17、一个人,器量再高,高不过天,心胸再厚,厚不过地。

18、曾国藩是如何器量之人,当他用12年打下南京,以“天下第一功”封侯拜相时,他却选择不居功,将之归功于已死的咸丰皇帝和当时的皇太后、小皇帝。

19、他将自己从富贵之巅放下来,并和它们保持安全距离。

20、以免它们倒塌的时候,也把自己埋葬。

2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道德经并不反对人持有财富,也不提倡刻意让人过清苦的生活。

22、但是你能守住的财富,只能是你的容量(能力)之内的东西,而超出的部分,就不是你想掌握就能掌握的了,所以不要妄求。

23、曾国藩如此,范蠡亦如此,当范蠡助勾践灭吴国以后,范蠡也选择了急流勇退,因为他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24、后来他隐居经商,积累万贯家财,成为商人典范。

25、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26、”而和范蠡同为开国元勋的文种,却被勾践赐死。

27、做人,要有开拓的本事,更要有善终的智慧。

28、曾国藩常提醒九弟:“善始易,善终难。

29、”如弈棋般,留好后招,方为大智慧。

30、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常人只想做大官、发大财,却没想过如何保全自己的名誉和财富,一旦得志便想着如何享受如何挥霍,如此下去难免自遗其咎。

31、到了真正的高人的境界,求强、求进早已不是他的终极目的,因为能知足、知止才是进境。

32、曾国藩声名最旺时,也是被挑毛病最多的时候。

33、幸而他懂得,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

34、一到正午,马上就会偏西;一到月圆,马上就会月亏。

35、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36、这种状态是自然界最好的状态;而“求缺惜福”,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相信通过功成身退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