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产者有恒心(关于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介绍)

导读 大家好,小婴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有恒产者有恒心,关于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恒产论是战

大家好,小婴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有恒产者有恒心,关于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恒产论是战国时孟子提出的为私有财产辩护的理论。

2、《孟子·滕文公上》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孟子·梁惠王上》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4、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恒产”,长期恒久占有的财产。

6、“恒心”,指有坚定的仁义之心。

7、意即人们拥有一定数量的私有财产,是巩固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安宁的必要条件。

8、孟子认为人民之所以“放辟邪侈”,是由于无恒产所致。

9、于是提出要“制民之产”,即赋予人民一定的个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使民“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10、与恒产概念相关的是孟子推崇的小土地经营方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5、” (同上) 上述观点适应于封建地主经济初期发展的要求。

16、“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成为后世士大夫们饱食终日常用的借口。

17、孟子予民以恒产的主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的设想,常被后人作为反对土地兼并和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的立论依据。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