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空城计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2025-07-25 16:49:35

问题描述:

空城计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快急哭了,求给个正确方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16:49:35

空城计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时,以智取胜的经典战例。这一情节生动展现了诸葛亮的沉着冷静与机智谋略。以下是对“空城计”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详细总结。

一、

起因: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他派赵云、邓芝为疑兵,吸引魏军主力,自己则率主力部队进攻祁山。然而,由于马谡失守街亭,导致蜀军防线崩溃,诸葛亮不得不撤退。此时,魏将司马懿率大军追击,直逼西城(今陕西勉县),而诸葛亮身边兵力不足,形势危急。

经过:

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诸葛亮没有选择逃跑或硬拼,而是下令关闭城门,让士兵隐藏起来,自己则登上城楼,弹琴自若。司马懿见城门紧闭、城内无兵,又见诸葛亮神色从容,怀疑城中有伏兵,最终选择撤退,诸葛亮因此化险为夷。

结果:

司马懿的退兵使诸葛亮得以安全撤退,避免了被围歼的命运。这次“空城计”不仅保全了蜀军,也进一步巩固了诸葛亮在蜀汉的威望。同时,这一事件也成为后世传颂的智谋典范,体现了诸葛亮临危不乱、以智取胜的高超才能。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故事出处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时间 公元228年(三国时期)
人物 诸葛亮、司马懿、王平、张郃等
起因 马谡失守街亭,蜀军撤退;司马懿率军追击至西城。
经过 诸葛亮命令关闭城门,布置疑兵;自己登城抚琴,诱使司马懿退兵。
结果 司马懿误判形势,放弃进攻;诸葛亮成功撤退,保全蜀军。
意义 展现诸葛亮的智慧与胆识,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智谋案例。

三、结语

“空城计”不仅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智胜力”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冷静思考与巧妙应对往往比蛮力更为重要。诸葛亮的这一举动,不仅化解了危机,也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