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经全文 吉祥经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吉祥经全文,吉祥经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吉祥经全文,吉祥经,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1、诵经时候的注意

今天来聊聊关于吉祥经全文,吉祥经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吉祥经全文,吉祥经,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诵经时候的注意事项: 藕益大师说: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获读经之实益也。

2、印光大师有语云:欲得佛法之实益,须于恭敬中去求。

3、有一分恭敬,则有一分功德,减一分业障;有十分恭敬,则有十分功德,减十分业障;乃至有百千万亿分恭敬,则有百千万亿分功德,减百千万亿分业障。

4、 比如<心经》以其“言简义该”而著称,妙冠群经,为诸经之最,全文仅仅二百六十八字、一十四行灵文。

5、最便于人们于日用寻常中读诵受持,为人解说,乃至书写流通,遍布寰宇,恩泽世人。

6、但往往因世人心粗气浮,不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在虔诚恭敬处求佛法实益,往往是作表面文章,敷衍了事一般的读诵受持如来法宝。

7、虽说如是读诵受持亦无不蒙其益之由,但其亵渎之罪亦是弥天难盖。

8、故今以寥寥数语,以塞聊耳。

9、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价值连城。

10、经由千余年来的风雨沧桑,已经是所剩无几,好多典籍皆淹没于兵燹水溺之中。

11、幸存之典籍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自己最可宝贵的代价,真是重法轻身。

12、如来每次法会的宣说,都有内修与外护,借诸大因缘而为发起。

13、故佛在《华严经》中云:“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

14、”这是劝令行人能珍惜法宝,如法如理地读诵受持。

15、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读诵受持此部《心经》呢?首先,读诵经文态度要端正,慎重其事。

16、务必净手洁案漱口,端身正坐,衣服整齐,威仪严肃,与礼佛时无二。

17、藕益大师说: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获读经之实益也。

18、印光大师有语云:欲得佛法之实益,须于恭敬中去求。

19、有一分恭敬,则有一分功德,减一分业障;有十分恭敬,则有十分功德,减十分业障;乃至有百千万亿分恭敬,则有百千万亿分功德,减百千万亿分业障。

20、这些肺腑之言,无不是劝令行人以虔诚恭敬之心读诵受持佛经,则功德利益无量无边矣!可是,我等业障深重,无始以来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气毛病,虔诚恭敬之心难以维持。

21、论其根本原因,皆因佛知佛见未曾树立,道念信仰根基不固所致。

22、所以在读诵经文时,应做观想,如面圣容,如聆听如来金口所宣一般,所读经文字字句句须归自心。

23、若能如是,则自然而然地必恭必敬。

24、如若还不能如愿似尝,那就进一步观想,佛经皆是佛陀度生的慈悲流露和说法的智慧结晶,若不能虔诚恭敬地读诵受持则不但上辜佛恩祖恩,而且下负己灵。

25、要知佛陀的当年说法,诸大弟子的口口传诵,佛灭度后的结集三藏,贝叶的成文,乃至佛经的东来,在这期间不知付出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智慧。

26、如前来东土翻经的罗什大师,是在遭受了长达十七之久的囚禁后迎归长安的。

27、西天取经的玄奘大师,亦是来回往返长达十七年之久才开始翻译经藏的。

28、还如真谛、义净、般若密棘等三藏法师,为了翻译佛经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29、多看看这些高僧懿行,再想想佛陀的五年参访、六年的雪山苦行,乃至菩提树的悟道因缘,那有不生起虔诚恭敬、顶戴奉行的理由呢!对其经典应该十分恭敬,极力护持,万不可令其污染坏损。

30、在翻页时应以指腹轻轻翻之,不应以爪指甲乱划,又不应折角。

31、若为记志,则应以纸片加入其间。

32、若卧室几案上放置经典,不诵时应合平以净布覆盖其上以免着灰尘,诵时应以净布铺于其下。

33、若损坏经典应设方修补,不应轻易烧坏。

34、而此《心经》甚为简短,便于行人读、诵、受持、解说、书写、流通。

35、建议行人最好是能背诵其文,俗话说书读千遍,自解其义。

36、若能倒背如流,久而久之自能领悟经文之无量奥义,并且便于随时随地受持。

37、在可恭敬处出声朗读,在不可恭敬处心中默默受持。

38、如是则能于一切时、一切处皆可受持此经。

39、若有擅长书法,以虔诚恭敬之心书写赠人,亦是代佛宣化。

40、其次,读诵受持经文,贵在一门深入,不杂用心,念得清楚,听得明白。

41、事实,不论是念佛还是诵经,都是念给自己听的,不是念给别人听的,所以不应囫囵吞枣地读诵,应不缓不急地如法受持。

42、每读诵之时,应谢绝一切应酬杂务,不可中途间断。

43、因为读诵经文贵在前后文义的贯通,故应一气呵成,务必使心与经合。

44、自能以前文解后义,后义释前文。

45、古之大德为了能契悟经文之真实意旨,有跪阅经藏的,有站阅的,有一字一拜的,其虔诚恭敬之心可想而知。

46、之所以如此,无非是为了泯除自我之种种邪知谬见,完全依凭经文所宣之意而树立自己的正知见,以彻悟宇宙人生之真源,从而以豁达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人处世,以急急出离之心而入世行化,以佛之庄严而自庄严。

47、大凡读诵受持经文,不能光以经文之语言的优美动听而去读诵,亦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而出人头地。

48、更主要的是通过对经文的体会,透视自己无始以来的种种不正确的见解,端正自己的种种不良习气。

49、以经文为指南,力求达到归无所得的人生境界,翻邪归正,止恶行善,返染还净,转识成智。

50、而此经正是以无所得之中道观导人放下种种执着和情念,以菩萨之“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精神自利利人。

51、此经是以长行显文与秘密偈咒交织成文的,所以在读诵受持之时,对其显说之文应随文入观,字字句句应了了分明,解其义理;对密说之咒应以无相无分别心绵绵忆持不忘,念兹在兹。

52、这样持之以恒,则是定慧等持、显密圆融、福智双修也,自能离二障、严二身,与诸佛如来同证“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二谛中道也。

53、虽说如是,但初学之人不但难以随文入观,亦难以无分别心而读诵受持之。

54、这就须牢记印光大师的经验之谈,凡读诵之时,不必求解其经义,只须把握好现前一念,念得清楚,听得明白,不思前文不想后义,不急不缓地直直念去。

55、这样读诵受持,其功德利益亦是不可思议也。

56、良以念得清楚即是观,听得明白即是止,周而复始即是止观双修,解行并进也。

57、所以,只要行人能以持久之心坚持读诵,自有法境双忘、理智冥契之时。

58、再者,此经历来注疏繁多,大约从唐至清末民初之际,就有百十多家注释流传,更不用说近日以来之演讲者了。

59、但是各家注疏各有其宗,甚至有水火不相容者多矣。

60、这势必对初学者不利,阅之则往往是纷争竟起,甚至执一废诸。

61、因为初学者一时难以融会贯通各家之意旨,往往是望洋兴叹,或人云亦云地乱说纷纭。

62、并且各家注疏,或隐或显,多是绕路说道,据款结案。

63、其古人意旨是为令行人能于片言只语下自悟其意,故有种种之罗嗦语。

64、可是今人多堕文字窠臼,讲究文字考证,难以以文会义。

65、有谁能真正理解祖师所谓的“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等同佛说。

66、”故建议初学者宜先看清初鼓山元贤禅师之《般若心经指掌》,进而在阅唐法藏大师、宋智圆大师之注疏,此二老实为法坛之老将,阐前人所未发之见解。

67、不过欲研究此经,还是建议先不要急着看各家注疏,应先看诸原译本。

68、当然应以玄奘大师与罗什大师的译本为主的前提下,参阅其他译本而不无小补。

69、弄清经文之来龙去脉后,再研读各家注疏,这样似乎比较妥善点。

70、宣化上人 恭敬读经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

71、譬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无论是哪一部,我们应该看着这一切经典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看着这一切经典比任何珍宝更重要。

72、《金刚经》上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73、」所以经典是佛的法身所在处。

74、助印经典、阅读经书、恭敬经书,皆可启发无限的智慧;但若对经书不恭敬,也能令人堕落不如意处。

75、安置经书所应注意事项,略说如下:佛经是法宝,为众生离苦的指南,应尊重恭敬,若有破损,应速修补,不可烧毁或丢弃。

76、经典所在之处皆有龙天护佑,若任其损坏废置,罪过无量。

77、佛经要放在其它书籍的上面。

78、举凡经、律、论其放置层次,由上而下依次为:原文经典、经典批注、一般佛学书籍、圣贤的言论、教化性书籍、一般书籍。

79、经书上不可涂写,不得一边谈说杂话、吃东西,一边看经书。

80、经书应恭敬放于清净高处,不可随意扔放床上、座椅上、矮桌几上,及不净处。

81、如手捧或装于口袋携持时,不得低于腰部,不可挟腋下。

82、不可在看经的桌面上,摆置杂物,或躺着看经书,更不可以污手触经。

83、不得口吹经上灰尘,应以专用净布拭去。

84、书房和睡房若是同一间(限单身净房),睡觉时应用干净的布将经书盖好,且要安置在头的那一边。

85、不可在经典所在的地方,有种种污秽行为。

86、中断不看时,应夹放纸条做记号。

87、不可折页、折角,或经书面朝下,作「人」字形搁置。

88、看经应专心,若有杂念,应先合上经典,净念后,再阅读。

89、若无暇阅读,应转送他人,广为流通。

90、不可在洗手间内看经。

相信通过吉祥经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