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真美妙的读后感四年级 好玩的数学读后感四年级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数学真美妙的读后感四年级,好玩的数学读后感四年级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数学真美妙的读后感四年级,好玩的数学

今天来聊聊关于数学真美妙的读后感四年级,好玩的数学读后感四年级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数学真美妙的读后感四年级,好玩的数学读后感四年级,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好玩的数学》读后感暑假期间机会看到了一本书,叫《好玩的数学》。

2、也许是出于职业的习惯,我个人对于数学比较感兴趣。

3、这本书可好看了,有许多引人入胜的魔术。

4、像拓扑变换呀,间隔相等哪,钟面猜心术什么的,原本乱糟糟谁也听不懂的怪东西都被它用深入浅出的手法,一个一个写得生动传神。

5、一口气读完后真正感觉到《好玩的数学》的确是一本有趣而长知识的书。

6、本书是“如何教好新课程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四章:从哪里获得数学教学素材、怎样用好教材实施教学、怎样开发学具与教具的新价值、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发教学资源。

7、    第二章第一节“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概念”。

8、我最感兴趣。

9、在我记忆中的数学概念学习是较为枯燥的,几乎总是遵循“简单感受——告知结论——变式练习——理解概念”这样的教学模式。

10、而本书推崇的是:对概念的学习与建构应该主要依靠学生自主、自觉的探究活动。

11、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之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就会在脑子里生根发芽,在适合的土壤中,它能自主地生长,而不是教师用大量的练习“催熟”。

12、书中所举的例子,关于“质数与合数”的教学,采用游戏方式教学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准备印有自己学号的卡片,贴在自己的身上,并把学号的因数写在卡片上,做成头饰戴在头上。

13、上课时,先交流自己的学号号数以及号数的因数。

14、随后,提出要求:在小组里把号数按因数的特点分成两类……另外,还有“自制扑克牌”(张数在50~100张之间,一张只写一个数,不能重复)可用来复习《数的整除》单元的知识。

15、第三节“计算教学的思考”。

16、也是比较吸引人的。

17、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几乎很难遇上计算教学方面的研讨。

18、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是“算对就是硬道理”“一道例题一条法则”“读一读,记一记”“死记法则多练题”。

19、于是,多年来,老师们便慨叹“这道题,我都不知道讲了多少遍,怎么学生还不会?”较好的办法是,让学生亮出“心中”的法宝,再自己举例,尝试计算中体会算法,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归纳出计算法则。

20、与老师或书本将计算法则强加给学生相比,这种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得到的感悟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1、在比如教学三位数减法“300-97”时,可通过导演“没零钱,怎么办”的小品,在课上要求“演员”把“300-100+3”作为重要剧情进行展示。

22、这样,在欣赏“找钱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就能弄清“多减要加”的算理。

23、对待学生的计算错误,不能因学生的一句“粗心呗”就草草了事,可以组织学习小组从计算心态、计算习惯、计算能力等方面找出出错的原因,并商议改进措施,使错误成为学生前进的铺路石。

24、总的说来,这是一本值得小学数学教师读的书。

相信通过好玩的数学读后感四年级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