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关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翻译哪一种人地关系自信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翻译哪一种人地关系自信,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出处节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4、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5、【白话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6、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7、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8、扩展资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创作背景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9、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10、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11、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12、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
13、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14、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15、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6、”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17、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18、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19、”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20、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鉴赏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21、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22、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
23、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
24、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25、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
26、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
27、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8、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29、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0、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
31、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32、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33、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相信通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翻译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