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文化的现实意义 隐士文化

导读 今天来聊聊关于隐士文化的现实意义,隐士文化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隐士文化的现实意义,隐士文化,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今天来聊聊关于隐士文化的现实意义,隐士文化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隐士文化的现实意义,隐士文化,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隐士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

2、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

3、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

4、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

5、《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

6、《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7、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8、”而且一般的“士”隐居怕也不足称为“隐士”,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9、”又曰:“遁世无闷。

10、”又曰:“高尚其事。

11、”……是“贤人隐”而不是一般人隐。

12、质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 ”。

13、《南史·隐逸》谓其“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

14、因而“隐士”不是一般的人。

15、  《孟子·滕文公下》中所称的“处士”(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也就是隐士,指的是有才有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16、但这个“处士”,是指从来未做过官的人。

17、先官后隐如陶渊明也叫隐士,却不能叫“处士”。

18、  旧时认为隐居的人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

19、《旧唐书·隐逸》称“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

20、《易·蛊》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21、”隐居求高,即是人品高尚的人,所以“隐士”又叫“高士”。

22、江苏常熟至今尚保存元代大画家隐士黄公望的墓,墓道石碑即刻“黄高士墓”。

23、元代另一位大画家倪云林也被人称为“倪高士”。

24、晋宋时戴逵和他的儿子戴勃、戴颙都是著名的大画家、大雕塑家、大音乐家,他们都隐居不仕,所以《历代名画记》称之“一门隐遁,高风振于晋宋”。

25、戴氏父子是大艺术家,然而传记不列入“文苑”,也不列入“艺术”,却列入“隐逸”,是因其有才艺才被称为“隐士”,因其“隐”,方有“高风”。

26、《史记》中记古人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看来隐士是立了“德”,所以正史皆为隐士立传。

27、  比如严光,拒绝了汉武帝的亲自征召和封赏,而隐居富春江。

28、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29、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30、”据说这“风 ”,原写作“德”。

31、在范眼中,严光之德崇高如山。

32、而南宋诗人杨万里就在《读〈严子陵传〉》一诗中说:“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33、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朱元璋说的更是击中要害,他在《严光论》一文中说:“汉之严光,当国家中兴之初,民生凋敝,人才寡少,为君者虑,恐德薄才疏,致民生之受患,礼贤之心甚切,是致严光、周党于朝。

34、何期至而大礼茫然无所知,故纵之,飘然而往。

35、却仍凄岩滨水以为自乐。

36、……假使赤眉、王郎、刘盆子等辈混淆未定之时,则光钓于何处?当时挈家草莽,求食顾命之不暇,安得优游乐钓欤?……朕观当时之罪人,罪人大者莫过严光、周党之徒。

37、”  实际上,从来隐士,大抵可以分为十种:其一是真隐、全隐,如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等,从来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征召也不去,而且也不和官方打交道。

38、其二是先官后隐,如陶渊明。

39、陶是著名隐士,传列《晋书》、《宋书》、《南史》三史中的“隐逸”,其实他不是一个纯粹的隐士,他当过官,因对官场不满才隐居。

40、明代的沈周,一天官未当过,传列入《隐逸》。

41、而他的学生文徵明,只在京城当了一年翰林,然后便安心隐居至死,但其传就未被列入《隐逸》而列入《文苑》。

42、陶渊明也是先官后隐,但其“隐”的名气太大,超过其诗名,不过陶渊明后来是真隐了。

43、像陶渊明这样先官后隐的隐士较多。

44、其三是半官半隐,如王维,开始做官,后来害怕了,但如辞官隐居又没有薪水,生活没有保障,于是虽做官,而不问政事,实际上过着隐居生活。

45、这类人从名分上不能算做隐士,但有隐逸思想。

46、有隐逸思想表现在意识形态上是相同的。

47、其四是忽官忽隐,如元末明初时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了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48、这种人不果断,拖泥带水,王蒙创造了拖泥带水皴,董其昌的画用笔含糊不清,太暗而不明,就和他们的性格有关。

49、其五是隐于朝。

50、这种人身为官但思想已隐,做官不问政事,“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随波逐流,明哲保身。

51、这种人对国家损害最大。

52、其六是假隐,如明代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

53、其七是名隐实官,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虽然隐居山中,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被称为“山中宰相”。

54、这种人身为隐士,实际上不具隐士思想,他不做官只是为了更自由而已。

55、其八是以隐求高官,如唐代的卢藏用。

56、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

57、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着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

58、”这就是“终南捷径”。

59、用这种隐居手段以求高官者,实非真正的隐士。

60、其九是不得已而隐,实际上从事最热心的政治,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上从事最激烈的反清斗争。

61、石溪也如此,他反清失败后,为了逃避迫害,隐于禅,但他终生都忠于明王朝,终生反清,情绪十分激烈,一直没能静下来。

62、这一批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63、其十是先隐居,基本上是真隐,但等待时机,等到时机就出山,等不到就隐下去。

64、如殷商时伊尹、汉末诸葛亮、元末的刘基等。

65、其次还有一种不得已的隐者,如明末清初的弘仁,早年攻举业,明清易祚之际,他奋起反清,失败后不得已而隐,但后来一变在思想上真的隐了。

66、只要思想上真的隐了,在意识形态上表现出来的都是以“淡”、“柔”、“远”为宗的。

67、  隐士在每一个时代的情况都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有一个时代性的问题。

68、谈起历史,“安史之乱”可以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转折点。

69、“安史之乱”前,封建社会蒸蒸日上;之后,每况愈下。

70、时代对知识分子有一定影响,而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影响更大。

71、因为任何时代,社会的实际领导阶层只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凝聚起来,一齐为国家着想,国家就有希望,否则便会相反。

72、从群体上看,唐代之前,知识分子都能为国家着想。

73、汉代马援那句名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后汉书·马援传》)激励无数志士仁人为国捐躯。

74、唐代的知识分子们“不求生入塞,只当死报君”,“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要得此生长报国,何需先入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5、唐朝的君臣们共同努力,拧成一股绳,使国家强大起来。

76、宋朝的知识分子也还是好的,虽然没有唐代知识分子那样报国心切,而且也有一部分人颓废,但大多数知识分子尚能为国忧虑。

77、北宋的知识分子“进亦忧,退亦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8、南宋的知识分子“一身报国有万死”,“位卑未肯忘忧国”。

79、南宋早期有岳飞、陈东为国事努力,中期有陆游、辛弃疾等诗人拼搏于抗金第一线,晚期还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为国捐躯。

80、而且厓山、海陵山的抗元军民们是集体牺牲,无一叛降,这是何等的气概,元以后便没有了。

81、  不论早期还是后期,隐者总的说来都是弱者。

82、他们既不能面对现实拍案而起,或奋而反抗,或钻营求进,只好退隐,但却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文学艺术等创作。

83、他们或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或结庐于山林之中,所以中国的田园诗和山水画特盛。

84、而且,隐士们笔下的山水画和田园诗虽然也风格各异,但在大的方面却有一个总的风格,这和隐逸者的性格基本一致有关。

85、  尽管陶渊明也曾“金刚怒目”,但他隐居后的诗风总的倾向还是“柔”,鲜有刚猛雄浑的气势;王维也如此。

86、“南宗”一系山水画从王维到董源、巨然到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等画风也都以“柔”为特色。

87、到了明文徵明、董其昌及清“四王”,其画更柔。

88、“柔”是老、庄的境界,特别是庄子的境界。

89、和历史上隐士一样,早期的“柔”和后期的“柔”大有不同。

90、老、庄的“柔”是外柔而内刚。

91、《老子》曰:“柔弱者胜刚强”,“柔之胜刚”,“柔弱处上”,“守柔曰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之,老子守柔为了刚强和“处上”,“至柔”为了“至坚”,为了“攻坚强”;“无为 ”为了“无不为”,庄子同之。

92、庄子的“柔”,更以无限的力量和冲天的气势为内蕴,以俯视宇内为高度,所以《庄子》第一篇谈的是“逍遥游”,其游固逍遥,然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力量。

93、他还要“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没有十分伟大的内在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94、  老庄之学在六朝时期最盛行,六朝人读老、庄,谈老、庄,学老、庄,外柔而未尝失去内刚。

95、嵇康学老、庄,敢于“非汤武而薄周孔”,敢于嘲弄贵公子锺会至遭杀身之祸而不惜。

96、阮籍学老、庄,敢于装醉酒而拒绝帝王的拉拢,敢于长叹“时无英雄,而使竖子成名”。

97、直到唐代李白学老、庄,仍不失为豪迈气概和傲岸作风,他们的作品都不曾有过软弱柔媚之气。

98、唐人之前的画,线条虽然是柔而圆的,但却内含至大至刚之气,包蕴着蓬勃的生命力量。

99、宋元人学老、庄,外柔已向内渗透,但内在的生命律动仍跃跃欲试。

100、而明清人学老、庄,早已失去了老、庄的内在本质,只见柔媚而不见刚强了,这在董其昌和“四王”的画中皆可见到。

101、正是时代精神使然。

102、  即使不刚强、不反抗,仍然动辄被腰斩、杀头、批颊、掼死,召之即来,驱之又必须即去,叹一口气都有文字狱等待。

103、为了生存,如前所述,士人们既失去了刚性,又失去了韧性,因而形之于“态”(文学艺术作品),何来刚强?所以,早期的“柔”和后期的“柔”大为不同:早期的“柔”是柔中见刚,后期的“柔 ”则是柔软无骨而萎靡了。

104、  淡:老、庄的“淡”固然指自然无所饰,也就是“朴”,朴而不能巧,《庄子》云:“吾师乎,吾师乎……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105、”此外,《庄子》的“淡”还有纯、静、明白之意,《庄子》云:“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

106、”“明白入素,无为复朴。

107、”则早期的“淡”都有自然无饰、纯、静、明白之意。

108、金人元好问说陶渊明的诗“老翁岂作诗,真写胸中天”。

109、黄山谷《题子瞻画竹石》云“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

110、这在早期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中触目可见。

111、但后期的“淡”虽然看上去似自然无饰,然而刻意追求的“淡”却无法掩饰,完全靠技巧刻画而成。

112、前期的“淡”,犹如大自然中的真山真水;后期的“淡”,却如花园中的假山假水,固然也追求和真山真水相同,而人们在相同中却能看出不同。

113、当然,后者的技巧比前者要高得多。

114、董其昌、 “四王”的画技巧皆高于前人,但人们在其画中仅见技巧,而见不到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如果说后者有精神状态,那只是一种萎靡的精神状态。

115、像恽南田算是真正的隐士了,他的画以“淡”为特色,但却可以看出是高度的技巧而成就的“淡”,非自然而然的淡。

116、  远:逸士之所以成为隐士,是因为他们远离政权,远离官场,他们或不愿爬上高处,或从高处退下来,都立在“远”处,“心远地自偏”,心远,其诗其画也自有“远”的感觉。

117、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王维的“开门雪满山”,都给人“远”的感觉。

118、我曾写过《诗有“三远”》一文,说:“陶渊明‘悠然见南山’ 是平远,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是高远,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是深远。

119、”而隐士们的“远”只是“平远”,鲜有“高远”和“深远”。

120、具有隐逸思想的画家画山水也只求“平远”一种。

121、元明清的画家甚至视“高远”和“深远”为压抑和险危,几乎所有的山水画都是“平远”之景。

122、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等尤甚。

123、影响所至,无隐逸思想的画家也都向“平远”方面发展了。

124、其实,“高远”和“深远”更有气势,而隐士们(包括隐于朝、市的“隐士”)“百年心事归平淡”,只在“平淡”上着眼,“平远”更近于“平淡”。

125、他们还要“化刚劲为柔和,变雄浑为潇洒”,连“刚劲”和“雄浑”都要反对,因为这和“平远”、“平淡”不合,平远给人以“冲融”、“冲淡”的感觉,不会给人的精神带来任何压迫和刺激。

126、一般说来,“平远”的用墨较淡,只画中景和远景,鲜画近景,淡而远,平而和,在平和、淡远中把人的情绪思维也引向“远”和“淡”的境界,这更符合隐逸之士的精神状态,也是山水画在艺术上更成熟的境界。

127、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千古隐逸诗人”之称,他虽没有以“招隐”为题的诗篇,但他的诗却达到了“隐逸诗”的巅峰。

128、最有名的当然要数那篇题为《饮酒》第五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29、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3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3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32、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33、这样的“隐逸诗”,真是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

134、和“隐逸诗”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山水诗,这也是“隐逸文化”的一个表现。

135、  山水诗和“隐逸诗”可说是孪生姐妹。

136、要隐逸,就必然会得意于丘中,倘佯于林泉,这必然会拥抱山川、赞美山川,吟哦之间,形成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山水诗。

137、和前朝山水不同的是,六朝的山水诗,更多一分超然物外的意境和逍遥自适的心情,诗风则更加轻灵飘逸,文笔则更加婉约隽永。

138、有人认为,六朝诗风过于浮靡,这如果是指部分诗作,特别是后期的某些所有的诗都归结为浮靡,是失之偏颇的。

139、有人喜欢把六朝的诗同汉赋相比,认为后者气势雄浑,而前者则纤巧有余,凝重不足。

140、这是一个审美取向的问题。

141、犹之听惯了黄钟大吕声响的人,往往会不喜欢丝竹轻音。

142、其实,汉赋也好,六朝诗作也好;黄钟大吕也好,丝竹轻音也好,凡是优秀的,都有其美学价值,而不能用一根尺子来衡量。

143、拿六朝的山水诗来说,就不乏佳作。

144、像左思的诗句“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谢灵运的诗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和“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谢的诗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等等,其意境之美,可和盛唐的山水诗相媲美。

145、钟嵘的《诗品》,对谢诗的评价是:“一章之中,自有玉石”;“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146、清代的王夫之在讲到谢的诗时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

147、从此写景,乃为活景,故人胸中无丘壑,眼底无性情,虽读尽天下书,不能道一句。

148、”说得很中肯。

149、当然,六朝的诗作包括山水诗,也有平庸的,也有一味堆砌辞藻而流于浮靡的。

150、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批评的“鬻声钓世”、“淫丽烦滥”,就是指的这种文风。

相信通过隐士文化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