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寄黄几复黄庭坚阅读理解)

导读 大家好,小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寄黄几复黄庭坚阅读理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大家好,小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黄庭坚《寄黄几复》赏析,寄黄几复黄庭坚阅读理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

2、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3、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4、”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

5、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

6、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

7、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

8、”——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

9、“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

10、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

11、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12、”(《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13、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14、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

15、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

16、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18、”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19、 第二联在当时就很有名。

20、《王直方诗话》云:“张文潜谓余曰:黄九云:‘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1、’真奇语。

22、”这两句诗所用的词都是常见的,甚至可说是“陈言”,谈不上“奇”。

23、张耒称为“奇语”,当然是就其整体说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处,他没有讲。

24、其实,正是黄庭坚这样遣词入诗,才创造出如此清新隽永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25、 任渊说这“两句皆记忆往时游居之乐”,看来是弄错了。

26、据《黄几复墓志铭》所载,黄几复于熙宁九年(1076)“同学究出身,调程乡尉”;距作此诗刚好十年。

27、结合诗意来看,黄几复“同学究出身”之时,是与作者在京城里相聚过的,紧接着就分别了,一别十年。

28、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29、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

30、“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

31、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3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3、”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

34、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

35、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

36、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37、 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

38、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

39、“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40、”“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41、”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

42、“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

43、“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

44、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温庭筠不用动词,只选择若干名词加以适当的配合,写出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真切地表现了“商山早行”的情景,颇为后人所称道。

45、欧阳修有意学习,在《送张至秘校归庄》诗里写了“鸟声梅店雨,柳色野桥春”一联,终觉其在范围之内,他自己也不满意(参看《诗话总龟》、《存余堂诗话》)。

46、黄庭坚的这一联诗,吸取了温诗的句法,却创造了独特的意境。

4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都是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其中的每一个词或词组,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48、 同时这两句诗,还是相互对照的。

49、两句诗除各自表现的情景之外,还从相互对照中显示出许多东西。

50、第一、下句所写,分明是别后十年来的情景,包括眼前的情景;那么,上句所写,自然是十年前的情景。

51、因此,上句无须说“我们当年相会”,而这层意思,已从与下句的对照中表现出来。

52、第二、“江湖”除了前面所讲的意义之外,还有与京城相对的意义,所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就是明显的例证。

53、“春风”一词,也另有含意。

54、孟郊《登科后》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5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6、”和下句对照,上句所写,时、地、景、事、情,都依稀可见:时,十年前的春季;地,北宋王朝的京城开封;景,春风吹拂、桃李盛开;事,友人“同学究出身”,把酒欢会;情,则洋溢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中。

57、 “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这是“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照。

58、“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欢会何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飘泊何其漫长!快意与失望,暂聚与久别,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

59、张耒评为“奇语”,并非偶然。

60、 后四句,从“持家”、“治病”、“读书”三个方面表现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

61、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62、这两句,也是相互对照的。

63、作为一个县的长官,家里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这既说明他清正廉洁,又说明他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于“治病”和“读书”,无心、也无暇经营个人的安乐窝。

64、“治病”句化用《左传·定公十三年》记载的一句古代成语:“三折肱,知为良医。

65、”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断定他是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

66、在这里,当然不是说黄几复会“治病”,而是说他善“治国”,《国语·晋语》里就有“上医医国,其次救人”的说法。

67、黄庭坚在《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里也说范仲淹“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埋九京”。

68、作者称黄几复善“治病”、但并不需要“三折肱”,言外之意是他已经有政绩,显露了治国救民的才干,为什么还不重用,老要他在下面跌撞呢? 尾联以“想见”领起,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相照应。

69、在作者的想象里,十年前在京城的“桃里春风”中把酒畅谈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象从前那样好学不倦!他“读书头已白”,还只在海滨作一个县令。

70、其读书声是否还象从前那样欢快悦耳,没有明写,而以“隔溪猿哭瘴溪藤”作映衬,就给整个图景带来凄凉的氛围;不平之鸣,怜才之意,也都蕴含其中。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