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的意思寓意原诗及译文】一、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路途遥远、山水阻隔而无法传递书信的无奈与惆怅。
“鱼书”指的是古代以鱼形信笺传递书信的方式,象征着书信;“欲寄”表示想要寄出;“何由达”是为何能送达;“水远山长”形容距离之远;“处处同”则说明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同样的距离与阻隔。
整句诗意在表达一种深深的思念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常有的孤独与牵挂。
二、原诗及译文
项目 | 内容 |
原诗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
作者 | 晏殊(北宋) |
出处 |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字面翻译 | 槛边的菊花被薄雾笼罩,兰花也似含泪,罗帐轻寒,燕子成双飞走。 明月不懂离别的痛苦,斜照进窗,直到天亮。 昨夜西风使绿叶凋零,独自登上高楼,望尽天涯的道路。 想寄出彩色的信笺和书信,但山高水长,不知投向何处? 想寄鱼书却为何能送达?水远山长,到处都是一样的阻隔。 |
意境解读 |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因距离太远、无法传达情感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人生中常见的孤独与迷茫。 |
寓意 |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即使相隔千里,也无法真正沟通,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 |
三、总结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刻刻画。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与沟通的困难,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这句诗,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人的书信文化,也体会到他们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词的文学价值或与其他诗词的对比分析,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