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得理的解释

2025-07-11 06:38:22

问题描述:

得理的解释,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1 06:38:22

得理的解释】“得理”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掌握了道理、占据了优势,或者在争论中处于有利地位。根据语境不同,“得理”可以有多种含义,但总体上都与“理”有关,即“道理”或“理由”。

为了更好地理解“得理”的含义,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与分类说明。

一、得理的含义总结

含义类型 解释 示例
1. 掌握道理 指在某件事上掌握正确的原因或依据,具有说服力。 在辩论中,他因为掌握了事实而显得得理。
2. 占据优势 表示在争执或冲突中占据主动地位,有理一方。 虽然对方情绪激动,但他因得理而保持冷静。
3. 理直气壮 形容因有理而表现得自信、不卑不亢。 她得理不饶人,让对方无言以对。
4. 有理可依 指事情有依据、有道理,可以站得住脚。 这项决定是基于充分调研,可谓得理又得人心。

二、得理的使用场景

- 日常对话:如:“你别生气,他得理了。”

- 写作表达:如:“他在文章中得理分明,逻辑清晰。”

- 社会舆论:如:“这件事处理得当,体现了得理的立场。”

三、得理与“得理不让人”的区别

“得理不让人”是“得理”的一种延伸用法,强调在有理的情况下,不轻易退让,甚至可能表现出强硬的态度。这种说法常带有一定负面色彩,表示过于固执或缺乏宽容。

例如:

- “他总是得理不让人,搞得大家都不舒服。”

四、得理的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词语
近义词 有理、占理、理直气壮、有理有据
反义词 无理、失理、强词夺理、蛮横无理

五、结语

“得理”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理”的重视,也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正式场合,“得理”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态度,但也要注意把握分寸,避免走向极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