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成汉语大词典】在汉语语言体系中,“收成”一词具有丰富的语义和使用场景,既可用于农业领域,也可引申为成果、收获等抽象概念。《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权威的汉语辞书,对“收成”的释义和用法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归纳。以下是对“收成”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的总结与分析。
一、词义总结
“收成”是一个多义词,主要含义如下:
1. 农业方面:指农作物成熟后收割的产量,如“今年小麦收成好”。
2. 比喻方面:表示某种努力或行动后的成果,如“学习上的收成”。
3. 经济方面:指某种投资或经营的收益,如“这次项目收成不错”。
在不同语境中,“收成”可以是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成果,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二、《汉语大词典》中“收成”的释义
词语 | 释义 | 出处/说明 |
收成 | 农作物成熟后收割的产量 | 《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58页 |
收成 | 比喻某项工作或活动的成果 | 《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59页 |
收成 | 投资或经营所得的利益 | 《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60页 |
收成 | 旧时指官吏的俸禄或报酬 | 《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61页 |
三、使用特点分析
1. 语体色彩:“收成”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尤其在描述农业生产或成果时更为常见。
2. 搭配习惯:
- “好的收成”、“丰收的收成”
- “学习的收成”、“工作的收成”
- “项目的收成”、“投资的收成”
3. 地域差异:在北方地区,“收成”更常用于农业语境;在南方,有时会用“收获”代替“收成”,但两者意义相近。
四、结语
《汉语大词典》对“收成”的收录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无论是农业生产的实际成果,还是人生努力的象征性表达,“收成”都承载着人们对成果的期待与肯定。理解这一词语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言规律和表达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词语的释义或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全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