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 怎样才能摆脱套路

导读 现在高中作文教学充斥着套题模仿和套路训练。套题作文当然是我们一贯反对的,但是课堂上,教师如果指导学生作文的一些套路,让考生临场不慌...

现在高中作文教学充斥着套题模仿和套路训练。套题作文当然是我们一贯反对的,但是课堂上,教师如果指导学生作文的一些套路,让考生临场不慌,有基本的章法可遵循,这样是否就可以呢? 我认为这种教学也值得再推敲。套路教学不是高品质的思维训练如果套路是指思考问题的路径,这就跟学生的高品质思维密切相关,当然是应该倡导的素质教育。但事实上,这些套路与学生的思维品质无关,只是一些以不变应万变的僵化结构模式。

比如,命题作文,写成议论文体的,就应该分成三大层次,其一是什么,其二为什么,其三怎么办。如果是材料作文,写成的议论文,就应该分成五大段,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第二段概述材料,第三段分析材料的意义,第四段补充历史或者现实的材料,第五段再强调论点以结尾……

以这样的套路让学生不断训练,其实是没有什么思考质量的。

比如,命题作文中如何把含混的概念通过“是什么”的方式界定清楚,其容易误解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为什么”是从哪些路径中深入,怎么在“为什么”的因果关系中把伴随关系区分出来,或者在多因果关系中分出主次来。另外,议论文是否一定要写“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许多问题都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来思考的。

还有材料作文如果要写成议论文,如何在材料中把观点提炼出来,如果把材料改写成记叙文又怎么办,类似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课堂上很少展开讨论,也很少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

材料作文已沦为材料的扩写

当然,我也承认,作文教学虽然不如人意,但每年高考仍然会出现一些好作文。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我认为,有些特别优秀的学生与课堂教学关系已经不是很大,其成绩也不足以判断作文教学的整体状况,但即便与教学有关,这里有几个现象,也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第一,因为对学生思维品质有要求,对思辨性有大力倡导,所以现在被评为优秀作文的,几乎没有记叙文了,也就是说,把思维品质等同于抽象的议论文,学生在高中阶段主要进行议论文训练,这是对思维品质理解的一个很大的误区。

在新近修订的高中语文课标中,在语文素养的思维品质方面,包括了实证、推理和联想、想象等内容,这对于我们之前的认识不足,有一定纠偏作用。

第二,现在的不少好作文往往是过度依赖了好题目或者说好材料。如果命题有深度,材料有思辨,学生就容易写出一些有哲理的文章,而题目本身缺乏思辨性的话,甚至有点文艺腔,学生反而会犯糊涂。说得极端一点的话,所谓的好作文不过是把一个好题目或者试卷提供的好材料加以扩写而已,是以命题者的思想代替了考生的思想。

据此,有老师就提出,以后的高考命题应该尽量提供一些平实内容的材料,以此才能检测学生的思想到底有没有深度。这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似乎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虽然我们可以对题目和提供的材料有好或者不好的评价,但对学生来说,真有较高的思维品质,就不应该太在意题目的好坏,特别在时下材料作文居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无论材料有没有思辨性,都需要把材料本身作为思考的对象,需要对材料可能蕴含的思辨本身进行再思考,像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一样,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或者如柯林伍德所说的“二度思考”。

材料提炼观点呈现种种思维误区

学生作文缺乏思维训练,除开过度依赖材料隐含的思想,把材料作文当成扩写外,还有多种多样的问题表现。

其一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当你是多数时,可以检验你的宽容;当你是少数时,可以发现你的勇气。”有学生只从材料的一半入手,提炼出的观点,或者是“我们需要勇气”或者是“宽容是一种美德”,还有关于高考上海卷的那段话:“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有学生也只是把立意落在一个方面,显示出整体把握材料的一种欠缺。

其二是偷换概念,转移论题。

哲学家怀特海有一句话,“你可以期待太阳明天从东方升起,但你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我曾经让10位高中毕业生据此写一篇材料作文,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有8位学生作文的主题高度一致,基本围绕着希望和挫折而展开,剩下两位学生,1位写欣赏自然风景,只有1位学生写了寄希望于有规律的事物,但对于没有规律的,也要有心理准备。也就是说,除开1位从自然风光,1位从自然规律和人的关系立意外,居然有8位写成了励志作文。特别是这种不从材料本身来思考,看到太阳和风两种名物,就本能反应为是希望和挫折,其实已经说明这种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到励志方面的思维操作训练,已经深入骨髓了。

2017年上海春考作文中,也有不少学生理所当然地把不同地区的温暖和寒冷,简单等同于成功和失败或幸福和苦难,然后写成一篇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能够磨练人的励志文章来。如此作文,还美其名曰隐喻式写作训练,恰恰掩盖了审读材料时的思维迟钝。

其三是抹杀个性,空发高论。

审读材料的迟钝,还表现在不能关注材料的个性,不能发现材料的内部差异。比如有一段材料说,“毕加索年轻时,其母亲劝他说,如果你参军,就有可能当将军,你入教,就有可能当教皇,但毕加索坚持画画,最终成了举世闻名的毕加索。”学生看到这则材料,大多会提炼出“走自己的路”这样的主旨,这当然不能说有大问题。但其缺陷是忽略了材料内在的差异性,因为将军和教皇都是可以复制的职业,是对类的说明,而毕加索才是独一无二的人名,是个体。这样,成为毕加索,不单指走自己的路,也隐含着走自己一条独一无二的路。忽略了材料中的内部差异,其立意就显得不够精准。

警惕作文训练中的伪思辨现象

如何改变作文思维品质的问题,我们中学教师也在实践中有了一些尝试,时下倡导的思辨训练就是一种比较有力的抓手。但我们也要警惕思辨中可能有的种种陷阱,避免陷入伪思辨的泥淖。

比如,大家不是说把握材料缺乏整体意识、有许多断章取义的问题吗?那么,有人就来个两边平衡,不偏不倚,一半说大多数人的宽容、一半说少数人的勇气,或者一边说一切都会过去,一边说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样的两边立论,貌似辩证,比断章取义还糟糕。因为你最终都不知道他的观点究竟在哪里。

其实要求整体把握不是不能有侧重点,关键是要说明你侧重的依据何在,你侧重的现实条件、合理性在哪里。

思考材料的现实或者逻辑的前提,这是思辨性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比如有一则材料说,曾国藩、李嘉诚虽名气甚大,但传说他们的办公室里,都挂着写了一个大大的“止”字的书法作品。据此写文章,学生大多在说做人要知足常乐,要提醒自己有平和的心态。这当然是从“止”字引申出来的议论。但问题是,曾国藩和李嘉诚的做人和学生的做人是有不同的现实前提的,用已经功成名就者的自我警示语来要求处在人生起步阶段的学生,这样的作文立意,显然过于教条了。

同样,有一则材料说,脑筋急转弯的一个题目是,一根竹竿,不把它折断或弯曲而要它显得短。答案是,用一根更长些的竹竿放在它旁边。据此写成的材料作文,当然可说要用联系的方式来看问题下判断。但问题是,何以这样的题目,成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呢? 因为现实中,我们已经习惯用孤立的而不是联系方式来思考问题了。所以,思辨性作文的训练,其对现实或者逻辑前提的思考,其实也是对我们自身思维的一种反思,当发现我们自身思维的惯性、思维的局限并且努力去超越、克服时,我们的思维品质才能得到大大的提高。(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