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耄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年龄的称谓往往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其中,“古稀之年”和“耄耋”是两个常见的年龄段称呼,常用于描述老年人的年龄阶段。许多人对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并不清楚,本文将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帮助大家明确它们所代表的年龄范围。
一、
“古稀之年”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人活到七十岁在古代是非常少见的,因此“古稀”通常用来指代七十岁左右的老人。
而“耄耋”则是对高龄老人的统称,一般指八十多岁甚至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耄”指的是八十岁,“耋”则指九十岁,有时也泛指高龄老人。
虽然两者都属于老年阶段,但“古稀”更侧重于七十岁这个具体年龄点,而“耄耋”则是一个更大范围的年龄概念,涵盖了八十岁以上的人群。
二、表格对比
年龄称谓 | 对应年龄 | 含义说明 | 出处/来源 |
古稀之年 | 约70岁 | 人到七十岁,在古代较为罕见,故称“古稀” | 杜甫《曲江二首》 |
耄耋 | 80岁及以上 | “耄”指80岁,“耋”指90岁,泛指高龄老人 | 《礼记·曲礼》等古籍 |
三、结语
了解这些传统年龄称谓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与关怀。无论是“古稀之年”还是“耄耋”,都是对生命历程的一种美好祝愿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