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异化劳动名词解释

2025-04-11 23:12:26 来源: 用户: 

异化劳动名词解释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特殊状态。这一概念揭示了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与自身、产品、他人以及自然之间的疏离现象。

在异化劳动的框架下,首先表现为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分离。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产品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归资本家所有。这种分离使工人无法从劳动成果中获得满足感,反而成为一种外在于他的东西。其次,劳动本身也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活动,而非自我实现的过程。工人被迫按照资本家的要求完成任务,而不能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和个性。第三,劳动者与他人产生疏远。由于竞争的存在,工人之间缺乏团结协作的关系,彼此被视为工具或对手。最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扭曲,劳动者不再将自然视为可以和谐共处的对象,而是看作征服和剥削的目标。

异化劳动的核心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本质异化,它剥夺了工人的主体性,使劳动变成了一种痛苦而非幸福的经历。马克思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让劳动者重新掌控生产资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异化劳动的状态。这一理论不仅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也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提供了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