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导读 【#脱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脱肛,又叫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仅黏膜下脱是不完全...
【#脱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脱肛,又叫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仅黏膜下脱是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下脱为完全脱垂。

脱垂部分位于直肠内称内脱垂,脱出肛门外则称外脱垂。

症状体征

1、部分性脱垂:为直肠下端黏膜与肌层分离,且向下移位形成皱襞,故又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其脱出组织较少,长度为2~5cm,可以是部分黏膜或全圈黏膜下脱,可呈放射状排列。

脱垂部分为两层黏膜,与肛门之间无沟状隙。

2、完全性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严重时直肠和肛管均翻出肛门外。

脱出组织多,长度常超过10cm,形状呈宝塔状,黏膜皱襞呈环状排列,脱垂部分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织。

成人大多是完全脱垂,女性较多,常伴有肛门功能不良。

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

(1)纠正便秘,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治疗慢性咳嗽和腹泻,去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3)防止脱垂黏膜受损:直肠脱出后需立即托回,防止脱垂黏膜受损,复位后可用纱布卷堵住肛门,也可用丁字带压紧肛门以防脱出。

(4)局部注射法:用5%~10%酚甘油经肛门注射于直肠黏膜下,使黏膜与肌层粘连;或经肛周作直肠周围注射,使直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2、手术疗法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较多,选择上存在争论。按手术入路分为经腹、经会阴和经腹会阴手术。

全身情况好的病人采用经腹术式,老人及高危病人作经会阴术式治疗。

根据病因及病理改变不同,可有很多术式可供选择,大致手术方法为:消除直肠膀胱或子宫陷凹,修补加强骨盆底和肛管括约肛,提高、固定直肠,切除部分冗长的直肠、乙状结肠。

【#脱肛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闺中秘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