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这句诗出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这是岳飞在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的仇恨时所写的诗句,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战斗意志。
一、诗句解析
词语 | 含义 | 情感色彩 |
饥餐 | 在饥饿时吃掉敌人 | 表达对敌人的痛恨与复仇心理 |
胡虏肉 | 敌人(胡虏)的肉 | 具体化仇恨对象,增强画面感 |
渴饮 | 在口渴时喝敌人的血 | 强烈的复仇情绪,象征彻底消灭敌人 |
匈奴血 | 敌人(匈奴)的血 | 延续历史背景,强调民族仇恨 |
二、出处分析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 |
出处 | 南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
作者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著名将领 |
背景 | 岳飞在对抗金国入侵时所作,表达了他收复中原、雪耻报仇的决心 |
意义 | 体现了岳飞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对敌人的深仇大恨 |
三、历史背景补充
“胡虏”是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而“匈奴”则是历史上长期侵扰中原的北方民族。虽然“匈奴”在岳飞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再存在,但“胡虏”作为泛指外族侵略者的代称,依然被广泛使用。
岳飞用“胡虏肉”“匈奴血”这样的语言,不仅是为了表达对敌人的仇恨,更是为了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为国家和民族而战。
四、总结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出自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是一句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句,展现了岳飞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敌人的深切仇恨。这不仅是对当时战争环境的真实反映,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名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而奋斗。
项目 | 内容 |
诗句 | 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 |
出处 | 岳飞《满江红·写怀》 |
作者 | 岳飞 |
意义 | 表达对敌人的仇恨与收复河山的决心 |
精神 | 爱国、英勇、不屈不挠 |
如需进一步了解《满江红》全文或岳飞生平,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