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自卑是什么意思登高自卑成语解释】“登高自卑”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源自《礼记·中庸》中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走得远,必须从近处开始;想要登上高处,必须从低处起步。因此,“登高自卑”常用来比喻做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也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登高自卑 |
出处 | 《礼记·中庸》 |
原意 | 想要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
现代引申义 | 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做事要有耐心,不可好高骛远。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劝诫他人或自我提醒,注重积累和准备。 |
近义词 | 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步步为营 |
反义词 | 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揠苗助长 |
二、成语解析
“登高自卑”表面上看似乎有些矛盾——“登高”是追求高远的目标,“自卑”则是贬低自己。但其实这是古人智慧的体现: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一步步向上攀登。就像登山一样,必须从山脚开始,一步一步往上走,而不是直接跳到山顶。
这个成语不仅适用于学习、工作,也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它提醒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努力、积累经验、夯实基础才能实现的。
三、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应用说明 |
学习 |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应先掌握基础知识,再逐步深入,避免跳过基础直接挑战难题。 |
工作 | 新员工进入公司后,应从基层做起,熟悉流程,积累经验,而不是一开始就要求高薪或高位。 |
人生规划 | 在制定长远目标时,应先设定短期目标,分阶段完成,避免因目标过高而失去动力。 |
四、结语
“登高自卑”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扎实的基础,不能急于求成。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登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