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古诗

导读 《正月十五夜》是唐代诗人苏味道创作的一首描绘元宵节热闹景象的诗。这首诗通过对节日盛况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当时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热烈氛...

《正月十五夜》是唐代诗人苏味道创作的一首描绘元宵节热闹景象的诗。这首诗通过对节日盛况的生动描写,展现了当时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热烈氛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这两句诗首先勾勒出元宵之夜灯火辉煌的壮观画面。火树形容的是被装饰得如同燃烧着火焰的大树般的灯笼,银花则是指那些闪烁着银光的彩灯。整个城市仿佛被璀璨的灯光装点成了一片梦幻的世界。而“星桥铁锁开”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星桥即指拱桥,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原本紧闭的桥梁大门被打开了,象征着开放与交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游玩空间。这一景象不仅体现了元宵节作为团圆节庆的重要意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谐、民众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接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元宵夜游中独特的动态美。随着人群的移动,地面扬起的尘土在昏暗中若隐若现,仿佛追随者人们的脚步;而明亮的月光则像是追逐着赏灯的人们一样洒落下来,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这里既写出了节日夜晚特有的朦胧之美,又传递出一种温馨祥和的情感。

最后,“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这两句则聚焦于参与节日活动的具体人物——游伎(即歌舞艺人)。她们身着华丽服饰,宛如盛开的桃李般娇艳动人;她们一边行走一边歌唱,歌声悠扬婉转,犹如飘落的梅花瓣一般轻盈优雅。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感受到元宵节不仅是普通百姓欢聚的日子,也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享受艺术之美的时刻。

综上所述,《正月十五夜》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再现了唐代长安城元宵节的繁华景象,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生活的追求与赞美。这首诗至今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历史研究价值,能够引发现代读者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思考与共鸣。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艾丽莎扮演者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