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核舟记》是明代魏学洢所著的一篇短文,选自《虞初新志》,生动地描述了一件微雕艺术品——“核舟”的精妙绝伦。这件核舟以一枚橄榄核为材...
《核舟记》是明代魏学洢所著的一篇短文,选自《虞初新志》,生动地描述了一件微雕艺术品——“核舟”的精妙绝伦。这件核舟以一枚橄榄核为材料,雕刻出一艘精致的小船,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文章开篇点明核舟的主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里介绍了一位名叫王叔远的奇巧匠人,他能够利用一寸见方的木材雕刻各种栩栩如生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接着,作者具体描绘了核舟的细节:核舟长约八分有余,高可二黍许。舟上刻有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三人泛舟江上的场景,人物形态各异,神态逼真。此外,舟中还雕刻了船舱、窗户以及舱外的对联,甚至连船尾的桨手都清晰可见。这些细节无不体现了雕刻者精湛的技艺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文中提到,“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短短数语便将核舟上的所有元素罗列出来,让人感受到作品的复杂与精巧。最后,作者感慨道:“嘻,技亦灵怪矣哉!”表达了对这门艺术的高度赞美。
通过这篇短文,《核舟记》不仅记录了一件稀世珍品,更反映了古代中国在微雕领域的卓越成就。它提醒我们,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匠心精神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