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他年少时所作。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全诗如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勾勒出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诗的第一句“鹅,鹅,鹅”重复了三次,通过拟声词的形式,仿佛将鹅的叫声再现出来,让人感受到鹅群的活泼与灵动。接着,“曲项向天歌”进一步刻画了鹅的姿态,它们高昂着脖子,向着天空歌唱,显得自信而优雅。这一描写不仅表现了鹅的动作美,还赋予了它们一种高傲的精神气质。
第三句“白毛浮绿水”,从色彩上描绘了鹅的形象。“白毛”与“绿水”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鹅洁白如雪的羽毛,又衬托出水的清澈碧绿。这种视觉上的和谐搭配,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鲜活。最后一句“红掌拨清波”则从动态方面加以补充,写出了鹅用红色的脚掌拨动水面,激起层层涟漪的情景。这里不仅有动作的描写,还有声音的暗示——那轻轻拍打水面的声音,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总的来说,《咏鹅》通过对鹅的形象、姿态以及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它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于儿童来说,这首诗易于理解且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而对于成年人而言,则可以从中体会到返璞归真的生活哲理。因此,《咏鹅》自问世以来便深受各年龄段读者的喜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