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新五代史》,它不仅是一篇对伶人(古代宫廷乐师)的历史记述,更是欧阳修借古讽今,表达其政治见解和历史观的佳作。下面是对该文言文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重要实词
1. 伶:指宫廷中的乐师。
2. 序:文体的一种,一般放在书或诗文集的开头,说明写作目的、经过等。
3. 誓天断发:发誓时割断头发作为誓言。
4. 满:指盛满酒杯。
5. 系燕父子以组:用绳子绑住燕国君臣。
6. 函梁君臣之首:把梁国君臣的头装在盒子里。
二、虚词用法
1. 以:表示动作的方式,可译为“用”、“拿”。例如:“以组系燕父子”。
2. 为: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例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此三者,吾遗恨也。”其中,“也”表示判断。
2. 定语后置:“智勇多困于所溺。”其中,“所溺”是定语后置,修饰“智勇”。
四、成语典故
1.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2. 举天下之豪杰:占有天下的英雄豪杰。
3.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自己身死国破,被天下人耻笑。
五、文化常识
1. 伶官:指在宫廷中供奉娱乐的乐师,有时也参与政治活动。
2. 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指公元907年至960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十多个割据政权。
六、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事迹,阐述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强调了统治者应保持忧患意识,警惕奢侈怠惰,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